私域流量到底是什么?在小編看來,私域流量本質上是一種可管控的、可經營的、可變現的關系綜合體。
根據私域流量內營銷者或流量擁有者與受眾之間的關系緊密程度,可以將私域流量的關系層次分為:最淺層、中間層、次深層和最深層。
1、最淺層:普通粉絲
最淺層次的私域流量是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百度號等自媒體平臺賬號上的普通粉絲,這是最初級的私域流量,也是與號主信任關系最淺的一種私域流量。
粉絲與號主的互動方式比較少、互動也不是很頻繁,他們主要通過內容推送、評論、留言等方式與號主互動,粉絲和粉絲之間互動則更少。
2、中間層:社群
比粉絲更深一層的私域流量是社群,即同一個微信群、QQ 群,彼此是群主與群友的關系,不一定是好友關系,但彼此是通過某種方式聚合在一起,并圍繞某一同好或目標進行相互交流。
社群型私域流量下,群主與群友、群友與群友可以進行更頻繁的溝通,群主與群友的信任程度要高于號主與粉絲,并且通過基于社群的持續運營比如群公告、群活動、群討論、群直播等,可以加深關系、提升轉化效果。
3、次深層:好友
比社群還要更深的私域流量類型,是好友關系,主要是微信好友和 QQ 好友,因為這兩個是目前中國最主要的社交型即時通訊工具,絕大部分社會人的社交關系都沉淀在上面。
好友型私域流量,是目前最受關注的私域流量類型,主要原因是它的信任程度較高,轉化效果較好,畢竟好友間是可以直接對話和頻繁溝通,只要保證恰當的運營,就可能有很不錯的變現。
4、最深層:鐵桿粉絲/忠誠會員
最深層的關系能形成最高品質的私域流量,那么,什么是最深層的私域流量呢?
筆者認為:有類似契約型關系的鐵桿粉絲或會員體系是最深層的私域流量。
比如:知識星球的會員、粉絲俱樂部的球迷等,這種私域流量下流量擁有者與受眾之間存在著某種情感聯系或付費契約關系,是一種非常牢靠得信任關系,這種關系是可持續的、可長期經營的,而且大部分能通過會員管理系統積淀數據。
比如官方網站、獨立 APP、微信服務號、小程序、個人店鋪、個人號及社群運營工具等,都有 CRM 系統記錄著用戶從瀏覽、注冊、登錄、預約、使用、付費等一系列行為數據。
并且,根據這些數據以及用戶信息進行標簽自動化管理,可以做到千人千面的個性化互動,是這個流量焦慮的時代最好的轉化利器。
所以,私域流量的類型主要包含四類,并且依據關系由淺入深可以得到這樣的排序:粉絲>社群>好友>鐵桿粉絲,也可將這種關系稱為私域流量的關系進化論。
01、如何玩轉私域流量
一般來說,建立私域流量的主要目標是為了解決獲客、變現、增長等問題,那么,如何才能玩轉私域流量達成這些目標呢?
私域流量經營的套路很多,至少需要抓住3個關鍵點:關系圈層化、營銷精細化、運營數據化。
1、關系圈層化
按照上文提到的私域流量的關系進化論,可以刻意對用戶進行關系管理,實現用戶從粉絲到鐵桿粉絲的進化。
通過精品內容輸出、IP打造等手段,在公域流量池的各個觸點去吸引用戶的關注,將公域流量池中的用戶轉化為粉絲,再引流到私域的環境下,與粉絲建立更為緊密的社群關系。
再在社群運營的環境下,通過各種活動刺激粉絲的活躍度和參與感,基于粉絲活躍度與價值對粉絲行分類分層管理,建立圈層化的會員運營體系。
2、營銷精細化
對私域流量體系下的粉絲開展精細化營銷,主要從用戶洞察、精準營銷等方面入手。
首先要基于數據整合建立用戶統一試圖,在用戶分類基礎上開展精準營銷,也就是做到用戶類型、溝通內容、接觸時機、觸點、頻次的精準匹配,這當然是一個模型持續迭代和優化的過程。
3、運營數據化
構建數據化運營體系,用數據驅動私域流量的運營。
在引流、蓄水、活水、養魚和收割階段都可以利用數據,構建相應的數據挖掘模型,以模型優化運營,提升運營的效率。
私域流量運營的核心還是關系管理,需要在用戶數字化洞察的基礎上進行精細化運營,用數據驅動運營,用誠心對待用戶,增強客戶信任度和忠誠度,這無疑需要一種長期主義、精益求精的精神。
02、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
市場有一點是趨同的,所有市場到最后都會變成存量市場,當前互聯網已經成為存量市場,基本失去了成為大而全的平臺的機會,深耕細分領域,做小而美的利基市場,也許才是當前的流量解藥。
做到這些我們要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去轉變思維方式,將經營產品從早期的增長-驅動-留存,轉變為留存-驅動-增長,用存量找增量,理論上留存老客戶比開拓新客戶容易得多。
1、線上、線下的店鋪
走過路過和進店的客戶,都可以用個人微信連接起來,很多人不重視從自己門店、活動線下的流量,從而白白浪費了。
很多人從抖音、微博、知乎等平臺上將積累的粉絲引導到電商平臺或個人微信號上進行變現,就是在信任的基礎上,這個信任是他們通過長期的內容輸出在消費者中建立起來的。
2、通過付費引流獲取流量
在百度、.、京東、主流社交媒體平臺或KOL的自媒體平臺上投放廣告,將流量從公域流量池引到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至于營銷你產品扽付費投放方式有廣點通、粉絲通、DOU+、KOL投放和電梯廣告呢等。
各種營銷產品的投放主要是基于平臺的大數據,把品牌你要曝光的內容推薦給更精準的人群,獲取潛在客戶。
3、自建賬號,做好內容營銷,獲取精準的私域流量
目前主流的社交媒體平臺有圖文類(微信公眾號、微博長文篇、企鵝號、天天快報、頭條號、搜狐號、網易號、大風號、百家號、一點資訊、脈脈、知乎、悟空問答、豆瓣、簡書等)、視頻/短視頻類(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B站、微視等)音頻類(喜馬拉雅FM、網易云音樂、.FM、.微課、.等)。
我們如果生產出優質的內容提供給用戶、做好內容營銷講好自己的故事,布下內容之網,建好流量之渠,用內容連接用戶篩選用戶,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精準流量,再放到私域流量池里長期經營。
4、重視每一位員工,員工IP化
任何企業的員工都是你企業的第一位顧客,每一位員工又是一個小小的流量池。他們的朋友圈都有成百上千人,以此類推這個數據是非常樂觀的。
有很多企業這一點做的非常好,比如:阿里巴巴、格力電器、小米。企業開展全員營銷確實是大勢所趨。
5、產品媒體化勢在必行
把產品做的自帶話題,具有自傳播性,自帶流量,好的產品會說話,自帶傳播屬性,比如無人機產品、再比如我們在餐廳遇到的送餐機器人、商場、銀行的引導機器人。
它可以和它的消費者進行溝通,所以它具有媒介屬性。
6、品牌/IP本身就是私域流量池
品牌是流量池、IP也是流量池,打造品牌的本質是打造一個產品的符號,打造IP的本質是打造互聯網上的標簽,品牌是基于產品的,IP是基于人的。
其實品牌的未來就是打造IP,品牌的年輕化就是IP化,這一點多看看傳統大品牌就會有所發現。
7、從自身裂變,用存量帶增量
流量分兩種:存量和增量,今天無論是誰做增量都不容易,增量再多,如果留不住,那就真的叫“流量”了。
用存量帶增量,需要我們精細化運營,運營好的就會有轉發,有新的傳播,有轉介紹,有新的客戶,同時還能激活沉睡客戶。
搭建私域流量池,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微信個人號是首選。
個人號相對封閉,可以與用戶一對一交流,還可以通過朋友圈內容進一步建立溝通,取得用戶信任,獲得更高的關注度,目前有很多SCRM的工具都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私域流量下,必須要清楚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有情感、有溫度、有價值的人,所以私域流量要關注的是用戶的長期價值,它不是批量吸粉的流水線思維,連接精準流量,通過你有溫度的服務,和用戶建立長期關系和交情,并且經營好這份關系。
重要的是真誠,而不是玩手段忽悠客戶,記住不是一錘子買賣,這一點很重要。
03、內容營銷是基石
我們做傳播時需要有相應的策略:優質內容輸出+重復不斷的曝光是根本要求,建立信息內容的標簽識別系統才能放大傳播的效率,打造所在領域的IP才能長久地贏得用戶的選擇。
這個時代,獲取信息的成本越來越低,篩選信息的成本越來越高,營銷和傳播的難度大大增加了。
在朋友圈里我們即使是看到同一條內容或同一篇文章,也會根據發送的人是誰而采取不同的態度,去判斷有用沒用,有沒有價值,值不值得信任。
比如一個人過去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是在朋友圈里經常發雞湯、八卦、亂七八糟的內容,有一天哪怕他轉發一條極為重要的權威信息,人們也不會相信他。
品牌就是你和多少人就某一件事達成了共識,傳播就是反復不斷地和很多人去說一個事。
品牌是傳播的結果,也是產品使用后的反饋。新媒體時代的傳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已經由過去單向的傳播變成了雙向的溝通。
內容的來源的四個維度:
產品維度:講好產品的價值、特點、用戶體驗和與眾不同之處。
企業維度:企業為做好這個產品所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這里面包括企業的價值觀、文化理念、創始人情懷、企業的動態和獲得的榮譽。
行業維度:這個行業整體是什么情況,有哪些變化,企業為改變行業所付出的努力。
用戶維度:站在用戶的角度看問題,用戶有哪些訴求、抱怨、我們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
傳播就是做內容營銷,傳播=內容,沒有好的內容就沒有著力點,做再多的努力也是拳拳打在棉花上,又軟又無力,沒有實際效果的努力都是白費。
內容營銷在不同行業的難易程度不同,比較難的是在專業度較高的科技類領域,內容輸出少不了技術、產品等專業部門通力配合,只靠市場部其局限性非常明顯。
換句話說做內容營銷一定是把自己的行業、品牌、產品、服務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變成內容裝進用戶能夠觸達的地方。
記住標簽為王,內容為后,人們有可能記不住內容,但人們能記住內容留下來的感覺,這個感覺就是標簽。
標簽就是用來告訴用戶,你是誰 ,你能做什么,你代表什么,而豐富內容只是在捍衛標簽,證明標簽,重復標簽。
本文鏈接:如何玩轉私域流量?私域流量的七大來源
轉載聲明:本站文章若無特別說明,皆為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自媒體經驗分享網,謝謝!^^